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西方制裁俄羅斯,究竟還有甚麼可以做?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早前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再有新建議,呼籲西方國家禁止全體所有俄羅斯人民入境,直指俄羅斯人「應活在他們自己的世界,直到他們改變本身的理念」。在全球化時代,這聽來非常「激進」,但其實蘇聯人難以得到西方國家簽證進入鐵幕另一端,卻是冷戰常態。澤連斯基的建議,明顯自冷戰得到啟發,希望以逼使俄羅斯重回鐵幕為懲罰。

現時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芬蘭等歐盟國家,已停止向俄羅斯公民發放部分簽證,歐盟則停止了所有來往俄羅斯的直航機次,不過不少俄羅斯人還是可以從土耳其、阿聯酋、卡塔爾等熱門中轉站轉機。

目前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的捷克共和國更正式表態,支持禁止對全體俄羅斯人發出所有簽證,並呼籲在歐盟範圍內協調一致做法。捷克外長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y)發表聲明,表示「歐盟所有會員國對俄國人停發簽證,可能成為另一項非常有效的制裁措施 ,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且愈演愈烈的這個時機,我們無法談論俄羅斯公民的一般旅遊問題。」他指簽證禁令有助減少俄羅斯特工部門在歐盟的影響,並將於歐盟非正式外長會議提出相關構思。

這對同類國家中國而言,無疑是一大警號:雖然中國也不太鼓勵國人出國,但假如入侵台灣,可能全體中國人(包括「中國香港人」)要獲得西方國家簽證,都變得不可能,更不用說做生意、升學或旅遊。那會是怎樣一種現象?

巧合的是,近日捷克與波羅的海三國在中國議題方面,亦同樣態度強硬,似是對「脫鉤」作出某種預演。上月21日,捷克參議院以54票贊成、4票棄權表決通過友台提案,稱台灣是「國際法主體」,提案的參議員費雪(Pavel Fischer)親自將文本交給來訪的台灣立法院長游錫堃,以示對台灣的支持。捷克歐洲事務部長貝克(Mikuláš Bek)於專訪表示,台灣是比中國重要得多的經濟夥伴。

另一邊廂,自從立陶宛退出中國主導的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17+1),以及允許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設立歐洲境內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後,遭到中國在外交、經貿等範疇強力施壓,反而刺激立陶宛改變出口結構,在2022年上半年對印太區域的出口總額,較去年同期上升60%。有見立陶宛挺了過去,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剛相繼宣佈停止參加中國與中東歐的合作機制,令這個機制變成「14+1」;北京除了通過「制裁」立陶宛發洩,別無他法。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