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The Offical Matrix Groupchat is online! >>CLICK HERE<<

Content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港口,但若直接和西方港口比較,相同、相異之處同樣不少,這是因為「西方港口」和「東方港口」發展在不同時代,有其不同背景,因此產生了不同影響。[1] 雖然這些差別不為大多數人注意,但我們還是需要簡單講述。

在過去數百年,西方世界從工業化過渡到後工業化社會,西方港口與城市的關係,亦產生了巨大變化。正如專注研究全球港口的法國地理學者Cesar Ducreut等分析,整個大趨勢是西方港口從地處中心的城市,逐漸移到較邊緣的城市,而中心大陸城市則集中進行銀行、金融等「大都會」(Metropolitan)活動。[2] 不同學者嘗試在全球化、規模經濟、運輸革命、城市蔓延等框架分析這個變化,而這些改變可被簡單歸納為三個原因。

首先是地理位置。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為現代社會的運輸帶來了革命性改變,例如巨型貨輪、巨型船舶碼頭的出現,集裝箱化(Containerization)的冒起,即將零件貨物集中裝入大型標準化的貨箱內,令裝卸工作簡化,以減少貨物運輸的時間等。這些改變,令一個港口需要擁有足夠的開放空間、高效的運輸系統、以及處於深海,令好些舊港口不勝負荷,或不足以承載現代港口的吞吐量,這都讓不少物流、貿易活動搬離原來的港口城市。這一點雖然在西方經常出現,但部份也適用於香港案例,我們會在第三章分析香港的港口例子時詳細討論。

其次是成本問題。港口是製造業的樞紐,而製造業的宗旨,一向是盡量減少成本,以維持自身的競爭力。但隨著人力資源、運輸、租賃等成本越來越高,令不少製造業的工廠及公司搬離西方國家,改為以發展中國家的港口為根據地。於是,西方國家的本地貨物與船貨流量開始減少,導致港口之於附近城市的重要性逐步降低,乃至有部份沒落之勢。

最後是商業環境因素。由於西方社會的生活質素持續上升,政府對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持續加強,對空氣與水質素、保育、環境保護、岸邊設施等的要求越來越多。海濱地區如果再度發展,只會為港口帶來各式各樣的現代問題,諸如交通、污染等,這也令不少港口活動在發達國家逐漸從中央城市搬到較邊緣的位置。

結果在歐洲、美洲,由於國際港口的發展較久,其城市功能因為上述原因早已慢慢移向內陸(例如倫敦市 Vs 倫敦港),而且近年在歐洲一體化後,歐洲大陸的城市功能更集中在「內陸」歐洲市場腹地(hinterland),港口的主要功能變成連接這些內陸腹地與其他國家,即所有港口都是主要為歐洲市場服務,而自身反而不會成為香港、新加坡那樣的「國際港口超級大都會」。

按照西方世界的港口發展歷程,英國地理學者Brian Stewart Hoyle建構了一個相關理論,指出西方世界的港口發展分為五步,分別是:(一)原城市港口、(二)擴建中的城市港口、(三)現代工業化城市港口、(四)從岸邊慢慢搬離、(五)海濱地區的重新發展,也就是最後的現代階段。[3] 這個模型解釋了西方港口與城市之間的功能、互動,及空間上的合作與衝突,為西方世界的港口發展歷程帶來了一個準確的註腳。至於這是否香港的模式,下回再述。

[1] Ducruet, C. and Ok-ju Jeong 2005. “European Port-city Interface and its Asian Application.” KRIHS Research Report, No. 17. Gyeongggi-do: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for Human Settlement.

[2] Ducruet, C. and S. W. Lee. 2006. “Frontline Soldiers of Globalization: Port-City Evolution and Regional Competition.” GeoJournal, 67(2):107 – 122.; Ducruet, C. 2007. “A Metageography of Port-City Relationships.” pp. 157 – 172 in Ports, Cities, and Global Supply Chains, edited by J. J Wang, D. Olivier, T. E. Notteboom and B. Slack. Aldershot: Ashgate.; Lee, Sung-Woo, Dong-Wook Song and C. Ducruet. 2008. “A Tale of Asia’s World Ports: The Spatial Evolution in Global Hub Port Cities.” Geoforum 39:372 – 385.

[3] Hoyle, B. (1989), The Port-city Interface: Trends, Problems, and Examples, Geoforum, 20(4).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