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中國主張政治制度行「三權合作」、拒絕「三權分立」,乃眾所周知。但近日這政策出現進一步突破:對歐盟內部的三權分立,中國也正式宣佈「不承認」,警告歐盟只能以一種聲音和中國打交道。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中國歐洲事務特別代表吳紅波在前歐盟駐華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farewell party上,警告說「中國永遠不會與兩個歐盟打交道,中方不會認同歐洲議會與歐盟沒有任何關係,無論歐盟的分權制度是如何,我們都會視之為一體,只承認是『一個』。」報導指這無異於表示「中國不承認歐盟的分權制度,並且要求歐盟對歐洲議會議員的批評負責任」。

歐洲議會是歐盟的立法機關之一,代表民選議員的立場,而歐盟各國政府則有理事會等機制作出決策。然而每當歐洲議會有人批評中國,北京當局就會傳召歐盟駐北京大使、或以正式外交通知表達不滿,希望歐盟國家領袖能「壓制」歐洲議會的反華聲音。例如去年歐洲議會「外國干預歐盟民主程序特別委員會」議員訪台,今年7月歐洲議會副議長畢爾(Nicola Beer)又訪台、並與總統蔡英文會面,而在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後,歐洲議會議員表示會繼續計劃本年內訪問台灣。這些,都令北京非常不滿,又無可奈何。

歐洲議會對此有何反應?例如遭北京制裁的歐洲議會綠黨議員、對華關係小組主席比蒂科費爾(Reinhard Butikofer),就表示「歐洲議會與台灣議員接觸,一直以來都是政治現狀的一部分,歐盟絕對不會同意中方現時轉移紅線的說法」;「我們將自己定義『一個中國』,不會讓北京對我們發號施令,而歐洲議會在未來會有更多的訪問,與其他民主國家團結起來,這當然也包括台灣。」

不過在歐盟內部,其實也有聲音支持中國上述觀點。《南華早報》引述「一名歐盟高級外交官」:「從政治上而言,讓歐洲議會背對我們是不能接受的,因為議會沒有問責制度,他們可以為所欲為,不用負上責任,然而外交官卻需要為他們的行為負上責任。」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ICS)歐中關係分析師斯特奇(Grzegorz Stec)認為,「北京的反應,可能並不是對歐盟制度的誤解,而是想把事件升溫,令局勢變得緊張,藉由煽動性言論向外國政府施壓,並在外國政府試圖緩和局勢時積累影響力」。

近日歐盟加入了指責中國影響台灣安全的G7聯合聲明,同時新上任的歐盟駐北京大使則表示「歐盟不主張台灣獨立,而是和平統一」,前者令北京不滿,後者則令台灣不爽。在國家層面,歐盟始終不會與北京翻臉,但在民選議員層面,態度則是越來越清晰。中國的策略,不過是戰狼外交、銳實力影響國外既得利益者的套路;但如此公然挑撥歐盟內部矛盾,隨時有反效果,說不定可能令歐洲議會得到更大外交影響力,亦未可知。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