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美國「三號人物」佩洛西訪台後,假如要繼續深化美台關係、繼續brinksmanship,就只有總統、副總統訪問台灣,才能再有突破了。這有可能嗎?背後涉及連串微妙的國際關係規範,值得逐一討論。

根據中方template,佩洛西訪台是「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破壞一中原則」等等;但根據中美建交三個聯合公報,以及美國《台灣關係法》,從來沒有一字一句,禁止美國官員、議員訪問台灣。

不過美國在美台斷交後,有頗為公開的內部章程,限制台方所謂「五黑名單」官員以官方身份到美國首都訪問,他們包括正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不過這些台灣現任官員若以其他理由訪美,例如李登輝總統「過境」美國、或訪問自己的母校康奈爾大學,則不在此限。

2018年,在美國國會推動和通過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台灣旅行法》,正式取消了上述限制。根據這條法案,台灣任何層級的政府官員官式訪問美國任何地方、進入任何辦公室,都沒有限制;美方任何層級的現任官員訪問台灣,同樣大開綠燈。具體條款如下:

  • Allow officials at all levels of the U.S. government to travel to Taiwan to meet their Taiwanese counterparts;
  • Allow high-level Taiwanese officials to enter the United States under respectful conditions and to meet with U.S. officials;
  • Encourage the 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 and any other instrumentality established by Taiwan to conduct busi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根據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假如美國總統訪問台灣,就等於違反一中原則嗎?自然不是。

「一中原則」是中方的單方面演繹,美方從來都是採取「一中政策」,也就是把《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等與中美三個公報並列,承認世上只有一個中國,「acknowledge」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要求,但同時也「acknowledge」海峽另一方的政權同樣堅持自己代表「一個中國」,於是支持兩岸人民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從這角度看,就算美國總統訪問台灣,也完全不等於與中華民國建交、或承認台灣獨立。就像尼克遜訪問北京後多年,美國和中華民國依然保持邦交。

至於在這類行程,美國國旗和中華民國國旗能否並列,這也沒有絕對成文規矩。尼克遜訪問北京期間,中方不斷使用兩國國旗並列,但當時兩國並未建交,美國依然承認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一個中國」。嚴格而言,讓美國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並列,並不代表美國承認後者,只反映這面旗代表了一個正和美國交往的實體。只是在2015年,奧巴馬總統在中方要求下,在一份內部行政備忘錄限制台灣政府在美國展示國旗,但這隨時可以改變。2020年,提出過多條和台灣、香港有關法案的參議員Ted Cruz提出《台灣主權象徵法》,要求台灣公務人員在美國從事公務時,可以使用國旗、穿上軍服,雖然法案並未完成通過程序,但在目前氣氛下,隨時可以作為內容附加在某一條法案內。

假如美國總統或副總統訪台,肯定胡錫進的嘴砲也會非常厲害,但中方可以怎樣進一步反制?假如經濟制裁,中方對美方的制裁害怕得多;假如正式出兵,同樣等同邀請全球制裁;假如單純奪取金門馬祖「沖喜」,技術上可以做到,但同樣等於和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絕交,自此中國只能和俄羅斯正式結盟,徹底回到冷戰。同一道理,就算美台正式建交,中方可以反制的同樣非常有限:要麼不惜一切出兵,要麼繼續「韜光養晦」,無論是哪個策略,國際形勢都會徹底改變。

至於美台真的建交,是否就必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斷交?這種「漢賊不兩立」只是中國自己的規矩,在「國際關係準則」,並非必然的常態。例如蘇聯吞併波羅的海三小國後,美國從沒有中斷和三國的邦交,三國在美國依然有大使館,反映美國並不承認蘇聯主權涵蓋三國領土。蘇聯的「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自然受到了挑戰,但蘇聯並沒有為此和美國徹底翻臉。

面對美國可能出現的下一波行動,對北京而言,選擇其實很有限。最有效的依然是心理戰,扶植台灣內部的第五縱隊,散播失敗主義,到中共出兵時策動政變、成立臨時政府、立刻投降,讓美軍不及協防,出現在台海時已經變成「侵略軍」。但一旦美國總統訪台,這一招可以出現嗎?一切已經事先張揚,就算更疏於防範的政府,也早就防微杜漸,何況危機意識相當高的台灣?

未來幾年,中美在台灣的博弈必然白熱化。美國總統訪台言之尚早,但副總統訪台這類提案,不可能不出現。假如下任總統是龐貝奧這類路線的人,就算是總統訪台,也不為奇。其實特朗普任期的最後階段,就不斷傳出風聲說他打算訪台製造歷史,空穴來風,總有其因,就看何時變成事實。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