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美國三號人物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可能」訪問台灣,引來中國強烈反彈,《環球時報》胡錫進天天口誅筆伐,福建也真的開始了實彈演習,儼然出現新一次台海危機。

然而早在今年4月,佩洛西已經宣佈將會訪問台灣,而且那次並非「疑似」,而是正式自己公佈,當時無論是美國輿論、還是中國官媒,卻都沒有甚麼大反應。後來她因為染上武漢肺炎取消行情,不久後卻到了烏克蘭「打卡」,本來令人懷疑是否借病來體面暗渡陳倉。

為甚麼4月行的政治效應沒有發酵,8月行卻掀起軒然大波?如果說台灣行事涉機密所以不預先公佈,為何4月行卻又正面宣告?

這次消息的洩漏,本身就很有《紙牌屋》的特色,明顯是「消息人士」向美國媒體放風。然後第一時間就有回應,來自「拜登引述軍方表示這不是好時機」,訊息量非常豐富。很明顯,不希望佩洛西此時訪台的除了二十大前夕的中共,還有美國一股勢力。

哪些美國人不希望佩洛西此時訪台?據外交渠道透露,拜登和習近平本來達成了默契,在二十大前夕保持相對友好關係,讓美國專注對俄羅斯施壓,也讓習近平穩住二十大前夕的種種內外壓力。美國明顯有人認為佩洛西「遲不遲早不早」,選擇這時機去訪台,就是為了「搞局」;而以佩洛西的作風,假如知道了美國有人希望乘機改善中美關係、重新發大財,而以一己之力扭轉局面,也非常符合她的人物設定。何況,炒熱議題,對民主黨的中期選舉選情應該利多於弊。

雖然佩洛西和拜登都是民主黨,年齡也差不多,但佩洛西已經明言會退下來,既然無所求,自然無所忌。昨天談及,一批身為華府重量級人物的「基辛格路線」支持者剛成立了所謂NGO,去推廣中美關係重新正常化,剛在開張大吉之際,就傳來佩洛西的訪台行程,這批人自然覺得是被對著幹,自然會聯絡各自的傳媒線路,渲染此行對美國利益的負面影響。雖然無論最終佩洛西能否到台灣,這條路線也會重新成為眾矢之的,但他們這次乘機反動員,起碼也能重拾聲勢。

在台灣角度而言,如果佩洛西訪台,帶來的是美國全力支持的訊息,自然是歡迎的。但這次美國主流媒體由於有上述一干人等「落藥」,對台灣的承擔就打了很大折扣,中國網軍再乘機煽風點火,自然也製造了若干分化效果。台灣很希望掌握誰來、何時來的主導權,然而這從來不是台灣說了算,蔡英文政府本來並不希望炒熱這議題。反而是中國,就算不能阻撓佩洛西訪台,卻乘機將軍機飛越台灣上空常態化,同樣也是利多於弊。

結果,中美雙方的不同陣營,都能夠就事件各取所需,雖然整個局面再緊張了,但鬥而不破的大格局,其實依然沒有改變,大家見慣風浪,理應處變不驚。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