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國際形勢巨變,瑞典、芬蘭加入北約,烏克蘭、摩爾多瓦被接納為歐盟「正式申請國」,但更早努力「脫亞入歐」、也曾被俄羅斯入侵的前蘇聯加盟格魯吉亞的申請卻未被通過,原因相當微妙。

當然,歐盟接納烏克蘭、摩爾多瓦為「申請國」,也不代表短期內有結果;但格魯吉亞被延長審查時間,被提出各種入盟附加條件,「入歐」更是遙遙無期。然而格魯吉亞人對「去俄羅斯化」和入歐,從來都是義無反顧:

2003年,格魯吉亞爆發「玫瑰革命」,自此確立親西方路線,首都甚至出現了以美國總統命名的「布殊大道」。2008年,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承認境內分離主義地區南奧賽梯、阿布哈茲為獨立國家,自此國民和俄羅斯勢不兩立,公然奉行親西方路線。2019年,格魯吉亞民眾因不滿一名俄羅斯國會議員從格魯吉亞國會議長座位發表演說,而發起大規模抗議,國會議長科巴伊澤(Irakli Kobakhidze)被逼辭職。

對格魯吉亞人而言,世界關注烏克蘭、而無視他們,自然是厚此薄彼。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格魯吉亞和摩爾多萬一樣,申請加入歐盟避險,但得到不同待遇。歐盟官方原因是要求格魯吉亞必須做到「終止政治極化」、在媒體自由取得進展、進行司法和選舉改革、「去寡頭化」等。但真正的原因,似乎不過是對格魯吉亞實權領導人伊萬尼舍維利 ( Bidzina Ivanishvili ) 不信任。

伊萬尼舍維利是格魯吉亞億萬富豪,2012年擊敗總統薩卡什維利,當選新一任總統,標誌著格魯吉亞史上第一次和平交接,至今他領導的政黨依然是格魯吉亞國會多數黨。當選一年後,他卸任總統職位,數次進出政壇,外界普遍認為他仍是格魯吉亞的實質領導人。伊萬尼舍維利希望在西方和俄羅斯之間保持相對平衡,雖說不會改變格魯吉亞爭取加入歐盟和北約的進程,但經過這些年,不少國人覺得他根本無心,反而用盡一切辦法拖延,同時也變得越來越獨裁。

去年格魯吉亞政府逮捕反對派領袖梅利亞 ( Nika Melia ) ,引起數千民眾上街抗議,美國駐格魯吉亞大使館警告這會令格魯吉亞在「成為民主大家庭一員的道路上倒退」,歐盟亦敦促格魯吉亞各方克制。這些訊號,反而令伊萬尼舍維利陣營進一步倒向俄羅斯。就在歐盟延長觀察格魯吉亞申請的同時,歐洲議會發布了一項長達六頁的決議,指責格魯吉亞和伊萬尼舍維利政府侵蝕國內新聞自由,更指伊萬尼舍維利「與克里姆林宮有個人和商業聯繫」,甚至建議歐盟制裁他。

歐盟「暫不歡迎」格魯吉亞消息傳出後,約12萬人在首都第比利斯上街舉行「為歐洲遊行」(March for Europe),希望「展現格魯吉亞人民對其歐洲選擇及西方價值的承諾」,同時也是對伊萬尼舍維利展現不滿。該國民調顯示,起碼3/4民眾感到自己是歐洲大家庭一員,但也有國民有較強蘇聯認同,假如處理不慎,隨時可以如烏克蘭般撕裂,相信這也是歐盟猶豫的另一原因。

形勢發展下去,格魯吉亞出現另一場革命並非不可能,但現任政府畢竟是民選產生,雖然選舉不完全乾淨,但政府總算被國際社會接受,要突變也出師無名。該國下次選舉是2024年,歐盟若要等到那時候才決定,俄羅斯自然也會虎視眈眈,未來這兩年,格魯吉亞暗湧可期。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