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一直希望寫一套以港口身份切入香港國際關係的系列叢書,其實初稿已經完成,但諸事纏身,還是決定在這裏逐步開展,否則永遠不能完成,也希望大家多給意見。

序言,先說港口。

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著作《看不見的城市》,借托虛構的馬可.勃羅與忽必烈故事及55個虛構城市,向讀者討論不同的生命及文化議題。[1] 史學家包樂史(Leonard Blusse)借用卡爾維諾的著作為引子,寫了《看得見的城市︰全球史視野下的廣州、長崎與巴達維亞》,以海洋史及一些歷史故事,側寫三個港口城市廣州、長崎、巴達維亞(Batavia,今印尼耶加達)在17 – 18世紀環球政治經濟的角色,與及和全球各國的合縱連橫。[2]

雖然當時香港的港口已經有類似功能,但畢竟還是到了英國人來到,才得以大盛於世。包樂史以18世紀作為季風亞洲的歷史分界點,亦與香港直接有關,原因在書末也有提到︰「在中國南海的邊緣,出現了新形態的港口城市」。包樂史提到的新形態港口城市,指的正是新加坡及香港為首的通商口岸(treaty ports),逐漸取代巴達維亞及廣州在東南亞及東亞海洋貿易的角色。

然而,相對於近年不少中文專著及翻譯書籍重新以海洋史及貿易史,重構台灣在東亞地緣政治的角色,以此為視角的香港研究,卻是相對付諸闕如。近年當香港公民社會嘗試建構「本土香港」的政治視角時,多是將香港定義為一個「城市/城邦」(city or city-state),而非以香港地緣政治的根本 – 「港口」(port)為其中一個切入點。[3] 至於《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出現的官方香港歷史,一切都以中原史觀、由上而下主導,更是典型的歷史重構了。

《國際香港誌》講述香港自古以來如何擁有國際身份的內容,包括來自過去20年我們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的文章和研究,在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國立中山大學開辦的「香港涉外關係」相關課程,還有因為香港形勢突變,而進一步深化的新課題。十多位非常有心、研究不同範疇的年青學者為本書各個章節分別做了大量支援,將於鳴謝版面詳細致謝。

以下,就讓我們重新訴說香港的故事。

*****

[1] Italo Calvino, Invisible Cities (London: Pan Books, 1979).

[2] Leonard Blusse, Visible Cities: Canton, Nagasaki, and Batavia and the coming of the America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3] [1] 陳雲著,《香港城邦論︰一國兩制,城邦自治, 是香港生死攸關之事》(香港︰天窗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2] 陳雲著,《光復本土︰香港城邦論II》(香港︰天窗出版社有限公司,2014年)。但也有本土視角非以城邦為本,如盧斯達著,《如水赴壑—香港歷史與意識之流》(香港︰山道出版社,2021年)。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