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拜登領導下的美國政府雖然沒有重返CPTPP,卻也明白不能讓中國通過RCEP主導區域經濟整合,於是正推動全新框架「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究竟IPEF 和CPTPP相比,有何不同?

2021年拜登政府上任後發佈的國家安全文件提到,美國視中國的「侵略性擴張」,為對美國及其盟友的最大威脅。在前總統特朗普退出TPP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受損,造成空白期,期間中國在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取得進展,成為RCEP龍頭,去年更申請加入CPTPP,而美國兩者都不是成員,因此必須設立多邊框架抗衡。

IPEF在拜登訪問日本時正式宣佈啟動,並明言不會邀請中國參加,而台灣同樣不在名單上。目前有13個成員國,包括美國、澳洲、日本、印度這QUAD四國,東盟內部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汶萊、越南,還有南韓、紐西蘭。和CPTPP相比,少了美洲國家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秘魯,而其他加入CPTPP的印太國家,則全數在名單內。

IPEF是拜登於2021年10月東亞峰會上首次提出的,然而細節內容至今仍未公佈。根據政府透露,IPEF包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多邊合作框架協定」,強調成員國以建構「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共同願景為前提進行合作;第二部分是「單獨議題取向模組談判」,各成員國可自由選擇加入符合自身經貿利益的談判組。換句話說,前部份類似自由貿易協定的部份特質,但有一個「自由開放」的價值觀前提,後部份則包含可以彈性加入的不同議題。

目前公佈成立小組整合標準的有4個領域:數位經濟、供應鏈、潔淨能源基礎設施、反貪腐。假如成功,應該可以處理更宏觀的政治經濟學問題,例如中國通過數碼霸權的壟斷,或如何避免過份依賴單一能源供應國等。

值得注意的是,CPTPP維持了大部分TPP原有的條文,不過會凍結22條昔日由美國主張、但多數成員國反對的條文,它們主要涵蓋「投資人及地主國爭端解決機制」、「智慧財產權保護」、「政府採購」等議題。這些內容會否在IPEF借屍還魂,令不少國家感到難以摸透。

然而IPEF畢竟不是自由貿易區域協定,不涉及降低關稅、開放美國市場等議題。當中主要考量為國內政治因素,例如為了保障美國國內勞工權益、提高就業率,取得中產階級支持。加上根據美國憲法,國會有權審查貿易協議,為了省去說服國會議員的政治成本,IPEF傾向以行政機關權限範圍內的國際合作模式進行,不一定要經過國會批准,便可生效執行。究竟在重重限制下,最終條款怎樣草擬,自然才是IPEF能否成功的關鍵,相信中國目前也是謀定而後動,觀望中。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