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從前香港沒有民主、但有自由,今天兩樣都沒有,而一鋪清袋的,尤其是「免於恐懼的自由」。當香港已經沒有了通識教育,這概念更應該廣傳。

《免於恐懼的自由》(Freedom From Fear)是美國畫家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自由》油畫系列的第四幅、亦是最後一幅畫作,於1943年3月13日刊登於《星期六晚郵報》(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伴以詩人貝尼特(Stephen Vincent Benét)的隨筆,後來被製作成海報大量印發,成為美國政府二戰戰爭貸款和戰爭債券銷售的重要一環。

在《免於恐懼的自由》畫作裡,兩個小孩在床上安然熟睡,母親體貼地為孩子蓋上被子,父親拿著報紙站在床的一旁,帶著有點釋懷的神情,看著沉睡的孩子們。雖然被折成一半,但仍能看到報紙是《本寧頓旗幟報》(Bennington Banner),頭條寫著「爆炸……恐怖襲擊」,畫中父親拿著眼鏡,可能剛剛看完這份報紙。

關於畫作的含義,由於洛克威爾曾表示畫作是在倫敦大轟炸期間繪製,裡面提到的「爆炸……恐怖襲擊」字樣,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在1940年尾到1941年初戰略性轟炸英國的「倫敦大轟炸」。這一系列的空襲,造成超過40000個英國平民喪生,也是歷史上英國本土受到的最致命襲擊。面對在北大西洋另一端的人民遭受到如此慘況,畫中男子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安然無恙進入夢鄉,自然再高興不過。

但畫作呈現的色調陰沉,與畫面右側亮有燈光的走廊、樓梯形成鮮明對比,加上畫中男子表現欣悅、卻又有點放心不下的複雜表情,形成了一道道「光vs.暗」、「和平vs.戰爭」、「戰時英國(歐洲)vs. 和平美國」的二元對立。

畫作背後的意思,隱約帶有「如果美國再不參戰,難保有一天,美國會與那時被轟炸的英國落得同樣下場,而到時候,糟糕的可能只會是我們的小孩」的意味。如此一來,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此畫作會是美國二戰文宣的重要一環。畫家洛克威爾本人其實對於畫作不太滿意,他指畫的主題理念「有點飄飄然」,「仿佛是在說:『謝天謝地,我們可以放心地把孩子放到牀上,知道他們不會在夜裡被害』」。

《免於恐懼的自由》是洛克威爾《自由》油畫系列的其中一幅,同系列另有《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信仰自由》(Freedom of Worship)、《免於貧困的自由》(Freedom from Want)另外三幅。《自由》系列的靈感,源自當時的美國總統小羅斯福,在1941年二戰年間的《國情咨文》提出「四大自由」的概念,「四大自由」後來被寫進同盟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政策聲明《大西洋憲章》,更啟發了羅斯福夫人主導起草的聯合國《人權宣言》。

關於這系列的創作背景,根據美國戰時情報局在1942年中做的調查,當時只有約1/3美國人知道羅斯福的自由概念,而為了「教育美國人投身第二次世界大戰」,負責戰時政治宣傳的政府機構急欲尋找「羅斯福的自由概念」主題藝術品。多番與《星期六晚郵報》合作的洛克威爾,則被委以重任,結果以7個月完成《自由》系列(原來目標是2個月),據稱期間瘦了4.5公斤。《自由》系列的四幅油畫,在美國各地巡迴展出,後來又被掛上火車週遊全美,最後被送到洛克威爾博物館,用於「推進美術鑑賞和美術教育」。

至於「免於恐懼的自由」,亦逐漸延伸到戰火以外,不用擔心白色恐怖、秘密警察、鄰居舉報等極權政體的常見監控手段。這種自由,恐怕在「新香港」大黑暗時期永不存在。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