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據《果敢民族之聲》報導,緬甸傳奇人物、前撣邦第一特區主席、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總司令、有「果敢王」之稱的彭家聲,於本月16日凌晨因病在家中逝世,享壽94歲。

彭家聲生於緬甸分離主義地區果敢的「紅石頭河」地區,祖籍是當時的中國大陸四川省會理縣,早年曾經接受過中國共產黨的軍事訓練,長年率領部族與緬甸中央政府軍武裝對抗,也依靠在區內種植鴉片、被指從事販毒得到大量收入,在區內聲望崇高,是緬甸的梟雄人物。

根據中國官方歷史學家,果敢從東漢時期起本來是中國領土,與雲南接壤,直到大清帝國在1897年的中英《續議緬甸條約》後,果敢才被正式劃歸英屬印度管治(當時緬甸也是英屬印度一部份)。緬甸獨立後的1960年,中緬正式簽定邊界條約,果敢被中方承認為緬甸國土。該區域人民是緬甸法定原住民族之一,主要是說華語的漢族後裔,但因歷史源故無法融入緬甸,更遭到緬甸不同政府的差別對待,例如不給漢族發身份證,所以長期有分離主義和獨立傾向。而中國無論是國共兩黨,都曾有意利用果敢作為影響緬甸的槓桿。

彭家聲在20世紀60年代因不滿緬族對漢族和其他族群的歧視,趁緬甸內部政治動亂,加入革命軍,組織游擊隊,與緬甸政府武裝作戰。彭家聲曾被緬甸政府打退、並撤入中國,其後他接受中國共產黨訓練和支援,並將其果敢武裝部隊重組為緬甸共產黨東北軍區,此後20年間,他都擔任緬共要職。但彭家聲也是「兩家茶禮」的典範,除了接受中共訓練,由於1940年代有一批受過黃埔軍校訓練的國民黨軍人在國共內戰時期駐紮中緬邊境,並留在果敢教授軍事知識,年輕時期的他,亦曾學習黃埔軍校的軍事訓練系統,並與殘留在緬甸邊境的國軍友善。

冷戰終結之際,彭家聲在1989年率領部隊退出緬甸共產黨,並改組軍隊為「果敢同盟軍」,以爭取並確保果敢自治,單純以民族主義為感召。後來他與緬甸政府達成協議,成功爭取果敢的自治地位,並且成為緬甸撣邦第一特區主席,以及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總司令,被當地人視為民族英雄。雖然當地是金三角販毒中心,彭家聲也和坤沙、羅星漢等大毒梟齊名,但彭家聲正式確立在果敢的勢力後,卻也開始宣佈取締毒品,雖然成效有限,但起碼是一個與國際接軌的姿態。不過成為官方領導之後,彭家聲20多年來仍不斷和其他地方派系有軍事衝突,近年也曾以84歲高齡,親自率領軍隊與政府軍開戰。

彭家聲認為緬甸政府一直實行「大緬族主義」,拒絕實施民族平等政策,果敢人迫於無奈、武裝抗爭之後,緬族人才對果敢人「很客氣」,讓他體會到武力才是談判籌碼,也使他成功爭取自治政府地位。因為他長期敢於率軍與緬甸政府衝突,而得到「果敢王」的稱號,緬甸其他地方武裝、包括目前的民主運動「勇武派」,都深受他啟發。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隨後發出訃文悼念,稱彭家聲是「偉大的革命先驅、果敢人民領袖、緬甸聯邦國家和平事業重大貢獻者、軍事家與民族英雄」,他的逝世是緬甸國家和平事業,與果敢民族解放事業的重大損失。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