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父親在港大任教數十年,不少同事都是英國人,而他們的英國夫人閒來無事,不少也會為同事的華人子女當language partner。

這不像今天的補習,基本上沒有固定教材,也不是考試主導,就是有一個外國人天南地北聊天,當然會有一些報紙、讀本,但似是私人朋友,多於老師。當然,要是不做功課,也是後果自負的。

我有一段時間,一週一次,下課後會到一位港大教授夫人家,算是進行私人會話課。他的丈夫是工程學院一位教授,她名叫June Wilson,慢慢大家也變成family friends,會和她的子女一起聽音樂會,他們的一些聚會也會找我們出席。由於我天性不愛說話(不止是英文),有人強迫我開口,對日後出國讀書,總會有些幫助。

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家人到香港時,經濟狀況明顯頗為一般,把英國老家的那些舊衣物、舊黑膠唱片全都帶上,加上來自非大城市,很有鄉里出城的感覺。這顛覆了當時一般人覺得英國人高高在上的形象,起碼在城市化層面,其實香港已經和英國鄉村屬於兩個世界。

後來他們在香港,生活越來越好,待遇也比祖家優越,大概也是在1997年前後回到英國。印象中,她的兒子Matthew一表人才,女兒Melissa有點情緒病,在香港似乎不大適應,不知道回去後如何了。

今天回看,這種文化交流比語言學習更寶貴,而外國也很盛行「host family」一類活動,就是希望本地人明白世界很大,不要以為全世界都要跟隨你生活慣了的模式。我就是在這家人身上,第一次嚐到Yorkshire pudding,和知道他們喜愛的歌曲《Lady in Red》。英國人對香港那種既同情、又有點佩服、而又希望自己稍勝一籌的微妙心態,也只能在日常相處陸續領略。這類interaction多了,才能造就真正的國際都會。

俱往矣。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