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由於伯娘的父親是聖公會牧師,我們兩家也頗多往來,令我從小到大對「牧師」這職位,有了不少先入為主的印象,後來才發現,「聖公會牧師」和一般牧師大不同,不可當作常態。而這些印象,到了今天的「新香港」,固然有太多改變,但也有一脈相承之處。

直接點說,聖公會「自古以來」,就是基督教當中最和權力合作的教派之一,英王亨利八世純粹因為鞏固自身權力、脫離梵蒂岡控制而「創造」聖公會,可見它的使命所在。聖公會既然是英國國教,在英國殖民地自然有崇高地位,這地位的實質含意,今天新一代是很難想像的。

1997年前,港英有一個排名名單,過年過節、女王訪港、大小盛事,都是根據這個名單出場。當時聖公會香港教區大主教的排名,高達全港第五,排在前面的就是港督、首席大法官(畢竟是法治社會)、布政司、駐港三軍司令,然後就是他,之後排第六的是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然後第七位開始,才是財政司、律政司、立法局主席、行政局議員、總領事之類。

換句話說,聖公會大主教的地位,昔日比財政司、律政司還要高,反映殖民地「政、法、軍、教」,才是真正的「四權分立」。

1997年之後,排名下降得最厲害的,正正是聖公會大主教。現在排名是特首、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前任特首、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律政司司長,然後是立法會主席+行政會議成員(這裏已經包含了全體局長級官員),然後是行會之外的其他主要官員,然後是其他法官,然後是全體幾十個立法會議員,然後還有全體幾十個各國駐港總領事,然後才輪到「宗教領袖」。而所謂「宗教領袖」,也由港英時代的兩個,變成現在的七個,不過聖公會主教依然排在七人之首。換句話說,聖公會主教由1997年前的全港第五,變成現在排名二百的路人甲。

這解釋了港英時代,為甚麼聖公會牧師的社會地位,即使是我親戚那樣的一般牧師(其實我不太清楚他教內的職級),也頗高人一等。上次說過,他老人家每次外出旅遊,都會穿上聖公會牧師袍登機,說機場上下就會「改容相向」。而不少社會賢達都愛結交聖公會牧師,因為他們和港英政府的關係固然緊密,同時更有直達倫敦的能力,「含金量」非常高。當時聖公會牧師的reference letter,不只是在教徒當中管用,基本上全香港「通殺」,對此我們家就知之甚詳。

不過話說話來,昔日的聖公會牧師們雖然和權貴關係密切,但卻很少像今天的管浩鳴「代表牧師」那樣,當政權白手套時,介入現實政治介入得那麼深。昔日聖公會大主教之所以排名第五,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被賦予超然於政治的角色,這樣才能夠德高望重,真正要說話時才有份量。要是事無大小都要護航,這就是很低層次的傅振中、陳淨心typed工作了。

「新香港」政府為了一個殺人犯陳同佳,就消耗了一個香港聖公會二號人物,英國人心底裏何等鄙夷,可想而知。

不過今天聖公會其實也別無選擇:它依然排名在七大宗教團體之首,已經是北京有意統戰的結果,代價是1997年後,香港聖公會要和英國聖公會完全脫鉤,由「香港教區」變成了「香港教省」,沒有了「外國勢力」憑藉,不少信徒卻習慣了成為權貴一份子,逐漸成為中國大陸「三自教會」那種依附政權的存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儘管如此,做到管代表牧師那樣毫無保留的赤膊上陣,這就不只是立場問題,而是純粹bad taste了。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