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我祖父有五個兒子,父親是二子,大伯家有一子一女,年齡和我相若(他的兒子只比我遲三日出世)。而我沒有兄弟姊妹,所以到他們一家移民前,就是我兒時最常見的玩伴。小時候頭幾次全家出門旅遊,到日本、泰國、中山,都是和他們家一起去的。

印象中,小時候很單純,那是今天難以想像的「前網絡時代」,甚麼都可以是娛樂。第一次出現「質變」的,大概是大伯家出現了任天堂,而我父母堅持拒絕購買(理由是「影響眼睛」),所以到他們家,就多了一大誘因。

而玩任天堂遊戲又出現的「質變」,在於泰國之旅,看見一名街機大叔,玩超級馬里奧時「屈機」chok無限生命,然後就開始買天書研究。遊戲是複雜了,但世界就不再單純了。

由於大伯一家某程度上填補了我作為獨生子的童年,而我母親和伯娘又難得地相處非常融洽,彷如一家人,令我渡過了無憂無慮的時光:既有玩伴,又沒有人爭奪父母的attention,對小孩子而言,幾近完美。

而且他們一家的背景和生活習慣,又補足了我父母忽略的另一面。例如堂姊從小到大就是日本文化鐵粉(家人對日本不太感冒),伯娘的父親是牧師、令我第一次接觸到宗教(當時母親還未信教),大伯喜愛聽台灣歌、偶像是蔡琴(而我父親永遠聽英文老歌),這些都令我不知不覺間,看到多幾個世界。

回想起來,那段時候,應該也是父母一生人最快樂的時光:事業穩定,香港社會和諧,家庭幸福,上一代健康,每逢週日全家三代一圍大檯一起飲茶,由於有完美的家庭、社會生活,種種性格問題、潛在衝突、身份立場、精神抑鬱等,都可以暫時放開。回看那時候的照片,他們都笑得很開心。這自然不代表他們沒有各式各樣的煩惱(長大後才知道煩惱相當多),但起碼整個氣氛是「沒有什麼不可以解決的」,而且「明天會更好」。

這段「歲月靜好」,雖著大伯一家移民加拿大告終。接著所有大時代的衝擊,接踵而來,人生霎時間進入了另一個階段,父母的種種掙扎,也陸續浮現。

那一年,我剛好十歲。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