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談及意大利未能殖民浙江三門灣的往事,在平行時空,後續發展可以相當有趣。

今天看來,意大利的計劃並非沒有成功的可能,只是外交政策太不濟,才功敗垂成。意大利作為當時《三國聯盟》成員之一,只要和德國、奧匈帝國協商好共同行動,英法或會有所顧忌,清廷會不知底細,此其一。

它有天主教傳教士這張皇牌,卻沒有像列強那樣懂得以教案為發難藉口,也難得到其他歐洲國家支持,並失去道德高地,此其二。

更重要的是意大利對清廷內政一無所知,其他列強對哪些大臣耿直、哪些大臣要賄賂一類重要訊息卻知之甚詳,不知己不知彼,自然事倍功半。而坐鎮浙江的兩江總督劉坤一偏偏是晚清少見的能臣,甚至懂得進行軍事演習反恐嚇意軍,此其三。

否則浙江出現一個「意屬三門灣」,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也可能因而改寫,也未可知。

這樣說,並非誇大三門灣的影響力。畢竟歷史沒有絕對的理性,從來是無數偶然下碰撞而成的。

假如意大利「租借」成功,意味著有能力對中國殖民的國家入場資格大降,其他國力相若的二流國家,例如奧匈帝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等,也可能提出類似要求,那中國會迅速陷入「非洲化」的局面。

在非洲,葡萄牙得到不少次等殖民地,不過是因為被友好英國分配來堵截法國勢力,而葡萄牙在中國已擁有澳門,假如中國「非洲化」,說不定澳門版圖早就大幅擴大。

到了一次大戰,假如多了不同勢力在中國境內,中國就不容易逃離主戰場;要是兩大陣營在中國出現代理人戰爭,民國歷史也會隨之改寫。

不過,一旦晚清連這樣的「階段性勝利」也沒有,卻可能令鷹派勢力減弱,義和團的悲劇可能不會如此失控,亦未可知。

意大利要是得到三門灣,可蓋過埃塞俄比亞的失利,也許從此把精力放在東亞,並成為「中意絲綢之路全球化」的先驅。只要在一戰站對邊,擁有基地的意大利,也可能取代日本接管屬於德國的在華殖民地,作為背叛德國的報酬,隨後的歷史就全然不同,五四運動就是依然爆發,也不會純然針對日本。

說到底,意大利還是在八國聯軍之戰後,得到一塊天津小租界,佔地771傾,期間大肆興建意式建築,並成了今天天津的重點遊客區。要是三門灣被意大利佔領,大概就是一個擴大版的天津意租界了。

不過歷史是沒有如果的,現實世界的意大利始終國力不振,浙江自然沒有出現意式風情,然而今天依然能與米蘭交流絲綢之「道」,這自然是後話了。

明報月刊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