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我的祖父大約10-20歲期間,也就是第一次逃難到香港之前的黃金青春歲月,在廣州家鄉實質上的最高領導者,並非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而是控制廣東的軍閥「南天王」陳濟棠。他是第八路軍總司令,主政廣東大約十年 (1926-1936),當時也有對他的偶像崇拜,廣東國民教育課本第一課就是「我愛陳總司令,陳總司令愛我」。

今天我們聽到「陳濟棠」這名字,似乎已經相當古遠,其實他和他家族對香港的影響,依然無處不在。

例如香港北角七姊妹道一帶,就是陳家的據點。有一間陳維周夫人紀念學校,就是陳濟棠家族的基金會贊助的,陳維周正是陳濟棠的哥哥。另外有一間陳樹渠紀念中學,陳樹渠則是陳維周的兒子。已經停辦的香港德明中學,創辦人同樣是陳濟棠;台灣的姊妹學校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創辦人則是陳濟棠的女兒陳寶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革新會,有一名多次連任市政局議員的名流陳樹桓,他是陳濟棠的兒子。現在已經有十多間分店的利苑酒家,創辦人陳樹傑則是陳濟棠的幼子。至於在台灣北投的陳濟棠墓園,依然佔地極廣,雖然年前出現家族賣地爭議而被破壞,但依然可見其氣勢。

凡此種種,都不難想像陳濟棠全盛時期,是何等輝煌。

印象中,我有好幾次聽過祖父母提及陳濟棠,而且似乎都是偏向美好的回憶。八十年代時,也曾聽過叔父講述陳濟棠的軼事:那時候港龍航空剛剛成立,只有一兩架飛機,被嘲笑為「天上有地下無」。然後,他們就順道說陳濟棠的故事:在1936年關鍵一戰,陳濟棠被自己的空軍司令出賣,全體空軍向蔣介石投誠,這就是占卜師告訴這位廣東軍閥「機不可失」是指「飛機」、而不是「機會」的笑話。

總之,陳總司令的統治,肯定對祖父的少年時代影響深遠。其中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教育。陳濟棠雖然是軍人,但接受了全套儒家思想,非常重視教育,而對新學頗為抗拒。他治粵期間,資助了大量大中小學的創辦,盡全力把境內的中山大學變成和香港大學齊名的最高學府,又和儒學水平精湛的港督金文泰合作,推廣「古學復興」、抗衡魯迅那一套。除了撥出資源大力資助中山大學(下一章會談及),他也一手創辦了「廣東省立勷勤大學」,以紀念他的恩師國民黨元老古應芬。這種教學氛圍,影響了當時廣州長大的一代人,也影響了他們的根本信念,相信這是至今還有人懷念陳總司令的一大原因。

陳濟棠也懂得搞經濟和基建。當時廣東省是全國模範省,不少馬路、鐵路、碼頭、機場、電話、無線電通訊(這部份和祖父有關,下一章會講述),都是陳濟棠任內完成的。而廣東當時非常重視和英國的商貿,金文泰也和陳濟棠互動頻繁,從可知數字推算,陳濟棠時代的廣州,應該比英屬香港更繁榮。1949年後,大量廣州精英走到香港避難,他們不少都是陳濟棠時代的社會領袖、或祖父這類被培養的接班人,這對香港戰後急速發展,大有功勞。

我這一代人,成長時適逢港英管治的最後幾年,中學時代到過末代港督彭定康居住的港督府,至今難忘他為香港民主化作出的貢獻。這種少年時代的美好回憶,和祖父一代人對陳濟棠的感懷,似乎如出一徹。當然,彭定康也好、陳濟棠也好,肯定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但回憶總是美好的,特別是新朝代總要通過否定過去的一切,來樹立自己的權威,這時候,浪漫化少年時代的領袖,卻是人之常情了。

Files

Comments

Li Kaifong

家母曾就讀德明中學,旺角洗衣街校舍就是由陳濟棠興建。

Base Mok

想請教為甚麼當時的金文泰總督會支持古學復興?是純粹的個人喜好還是殖民地政府的政治計算?

k

可以參考教授另一篇舊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114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