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何東爵士的兒子何世禮將軍1998年在香港病逝,享年92歲,這並非年代久遠的事。但他經歷了的一生傳奇,卻絕對是只有歷史書才會出現的劇情。今天我們探索香港人身份認同的同時,在中英美法日、北洋軍閥東北政府國共兩黨之間游走的何將軍,似乎正是我們的寫照,但未來的官方歷史書,又會怎樣評價他?以下種種矛盾悖論,我們讀來,就非常親切:

1. 何世禮外貌完全是洋人,卻以中國人自居,寫得一手好書法,廣東話、普通話和英文都是native,這樣的混合品,只有香港能產生。

2. 他生於當時的香港首富之家,卻因為「半唐番」的身份被英國上流社會歧視,令他從小到大被愛國主義薰陶,更在英國憤而撕毀英國護照、加入中國籍,但到了官場,卻偏偏是因為他的「外國勢力」聯繫才吃香。

3. 何東的國際、國內社會網絡驚人,和北洋軍閥都有交情,何世禮到軍校讀書,就有吳佩孚、張作霖等的保薦,可惜偏偏「買漏」了革命黨,令兒子仕途一度受阻。西安事變之後,何世禮本來被投閒置散,全靠何東大舉捐輸,才成功洗底。

4. 何世禮先後在英國、法國、美國軍校就讀,但其實並沒有在戰場上有亮麗表現,因為在政權眼中,他先天的「國際背景」比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軍事技能更好用。二戰、國共內戰、韓戰期間,蔣介石都是通過何世禮和美國拉關係,因為不少當權的美國將軍都是何世禮的同學,後來更任命何世禮為中華民國駐聯合國軍事代表。何世禮實際上做了幾十年外交官,最終卻和一大批名將一樣,得到二級上將殊榮。

5. 何世禮在香港經營家族生意《工商日報》,持強烈反共立場,到了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就毅然宣佈關閉報社,暗示不希望後人改變路線。但一生親台反共的他,卻還是在去世當年破天荒訪問東北,在「第二故鄉」捐建大學,中共自然當作「統戰」成功,至於何世禮有多少是逼於無奈接受現實,只有他自己知道。

6. 何世禮雖然反共、效忠中華民國,但何東家族當中,比他小一輩的羅德丞(何世禮的姊姊是羅德丞的母親),雖然同樣是「半唐番」,晚年卻以強烈親共著稱,更和何世禮早年一樣,放棄英國護照、加入中國籍,也許這就是大家族的天然「對沖投資」技術。羅德丞一度競選特首,雖然失敗,但後來梁振英陣營的班底,基本上繼承自這位恩師;假如中華民國二戰後收回香港,當時呼聲最高的「民國特首」,正是何世禮。

7. 培養何世禮、羅德丞的香港學校,正是我的母校皇仁書院。這學校一直培養出眾多獨立思考的精英,雖然立場迴異,卻都有自己的一套,這也是「舊香港」才有的產物。這本書收錄了何世禮年代的皇仁校報《黃龍報》,例如記載了當時同學說何世禮唔食雪條因為永遠「好凍」(HoTung)的爛gag,今天讀來,那些學生的神髓也躍然紙上。

假如不是尋找先賢蹤跡,今天又有多少香港新一代知道我們出了這樣精彩的一個國際將軍?

Files

Comments

Li Kaifong

允文允武,一代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