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這本來自澳洲學者兼外交官的專著,對了解最新地緣政治概念「印太」(Indo-Pacific) 很有幫助,雖然部份內容重複又重複,但只要知道重點,就會有意外收穫。

1. 首先看這幅澳洲製作的地圖:從澳洲視角,連結印度洋、太平洋是自然不過的事,西北澳洲根本就是橫跨兩洋的中轉站,而兩側就是印太兩大國印度、中國。這樣的地緣政治觀,並非有了中美爭霸才出現,而是一直在澳洲人心中,這也是澳洲終於能夠走向世界主流的關鍵。

2. 同一道理,印度也一直有印度中心的印太觀,就是在二戰,我們常說的太平洋戰爭,其實也是「印太戰爭」:印度遠征軍其實是英軍主力,而日本希望在印度與德國會師,同樣是以印太概念為指導思想。印度獨立前,甘地已經主辦過印太大會,而通過印度連結遠東與近東,本來就是歷史上印度諸國的本能。

3. 雖然美國國力下降、中國崛起中,但印太區有好幾個「中型大國」,都有參與改變大局的能力。例如日本、印度、澳洲、印尼加在一起,無論人口、經濟實力還是軍事開支,都會多於中國或美國的單獨力量。所以作者強調其實印太世紀,根本是屬於這幾個國家的時代,他們擁有合縱連橫的bargaining power,不要妄自菲薄。本來中國應該各個擊破,但現在卻逼得這些國家走在一起,配合美國反制,這是他對中國稱霸世界始終存疑的最大憑藉。至於印太中心的東盟,也有中型大國足以搞局,例如越南。越南軍隊驍勇善戰,已成為美國制衡中國的秘密武器,

4. 當中國的一帶一路大舉針對印太良港,上述中型大國也會推出自己的港口戰略,例如澳洲達爾文的地理位置,就是印太必爭之地。新加坡作為全球最成功的city-state,原來也是印太戰略奠基人之一:正是李家不斷邀請印度加入區域爭霸,去制衡其他大國,今天的印太概念才逐步成型,新加坡軍隊也是四國聯盟邀請加盟的潛在關鍵盟友。相反中國的港口戰略則過份外露,正激起各國大反彈。

5. 作者特別為本書的台灣版寫了新序言,其實台灣也是印太的wild card。說到和美國、日本的聯繫,台灣固然非常深;就是和印度的戰略性合作,通過台積電也好、輸入印度勞工或學生也好,對少子化的台灣,同樣有相當潛能。雖然不少人擔心台灣終不免「被統一」的特大悲劇,但假如把握時機,融入整個印太大戰略,其實依然有危有機。

Files

Comments

Yu Yu

印度🇮🇳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 印尼🇮🇩是世界最多穆斯林的國家; 越南🇻🇳是二戰後唯一「戰勝」過美國的國家;

Nils

@Professor Shen. Don’t be rush!!! Noted and 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