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Patreon importer is back online! Tell your friends ✅

Content


不少人的印象,始終認為新加坡很悶、不夠文化氣息,其實論配套,也許已經把香港比下去,因為背後一切都有identity的傳承計算在內。例如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就很值得分享。

美術館歷經十年、花費5.3億新元建成,在國慶五十週年2015年11月開幕。總理李顯龍在開幕致辭說:

「不只大城市,還有很多擁有自己獨特身份與自豪感的較小城市,都建有公營或私營的藝術建築。在中國,差不多每個城市,包括二三線城市,都在興建新博物館,數字已近四千,且還在增加!」

這番話,固然是官樣文章,但也反映一座美術館對國家身份認同的重要性。

而這個美術館,其中一大賣點,正是連接了英國殖民時代極具歷史與標誌性、見證新加坡建國獨立的政府大廈與前最高法院:香港朋友可以想像,假如前立法院變成博物館,會有甚麼感覺。按官方網站介紹,1951年易名的政府大廈,在1926年開始規劃建、1929年峻工;1930年代,毗鄰的前最高法院落成;1940年代日據期間,兩座建築物成為日人行政與司法中心;1945年,這也是接受日人投降之地;1959年6月,李光耀領導自治政府之前,在政府大廈宣誓就職;李顯龍在上述演辭中提到,自治政府成立之際,李光耀曾在政府大廈梯階,向群眾說「我們將會開展新加坡歷史的新一章」……

這些歷史,其實是不少遊客專門到新加坡尋找的對象,而在新加坡,original歷史遺跡處處,幾乎是活在歷史中,與香港的「標本式保育」概念大不相同。

網站《典藏藝術網》介紹這個美術館時,將之稱為「當前全球最大、最精美的東南亞藝術展館」,是否「最精美」也許難有客觀定義,但它比我曾到過的東南亞同類展館精彩,則明顯是事實。國家美術館有兩個主要展廳,分別是關於東南亞區域的「宣言與夢想之間」(Between Declaration and Dreams),以及探討新加坡身份的「Siapa Nama Kamu」(馬來語,「你叫甚麼名字」之意),可見美術館對國家的價值,涉及新加坡的區域、乃至世界定位,以及塑造國家身份同等範疇。

曾任新加坡新聞及藝術部長等職的楊榮文,2016年上旬接受新加坡雜誌《怡和世紀》訪問時,曾這樣述說國家美術館背後的規劃理念:

「它的重點是東南亞,而我們在多年前,就決定把新加坡發展成東南亞收藏最有代表性之處……我們知道新加坡藝術本身並不清楚明瞭的,它必須放在區域的背景裡理解。而這個區域很分化,我們必須反映新加坡的分化與豐富內涵。因此,如果你到泰國,你是泰國的;你到印尼,你是印尼的;但是來到新加坡,這是亞細安的。這是我們構建整個概念的方式。因此多年來,我們建立了自己的收藏,我相信我們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東南亞收藏。而現在,我相信現在這些作品找到了能夠與它匹配的展館裡,又或者我應該說,收藏與展館是相得益彰。」

這番話,我們略加導讀,就可以理解為新加坡要塑造一個東南亞身份認同,去確保自己的「東盟大腦」身份得到文化支撐。這樣的願景,自然符合官方訴求,但要確實做到成效、提升新加坡軟實力,則不是一時三刻的事。

我們可以再參考2016年出版的《怡和世紀》,續以專題〈走出「文化沙漠」,躍升「東南亞藝術之都」──從國家美術館看新加坡文化藝術建設〉,探討國家美術館的定位與價值,專題訪問的其中兩人,分別是國家博物館前館長李楚琳,以及美術文史學者張夏幃,都很值得介紹,因為這兩位受訪者並非一味唱好,都對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定位提出了疑問,亦同樣認為美術館硬件勝於軟件。

李楚琳的觀點是,若論藝術文化定位,新加坡其實不如印尼、泰國、越南等周邊國家,原因是這些國家的博物館雖然破舊,但文化已然滲入日常生活,新加坡卻因功利主義等原因,文化底蘊薄弱。張夏幃則問:「要做東南亞文化藝術之都,我們對東南亞的瞭解有多深?我們能真正通曉東南亞語言的人究竟有多少?別的不說,光是馬來語,我們的『國語』,真正有研究的人都沒幾個,要怎麼扛起東南亞大旗?」

最有爭議性的是,李楚琳與張夏幃都不約而同認為,以英語為主的國策,為新加坡文化底蘊薄弱的另一大源由。李楚琳指,英語雖然方便新加坡連接世界,但以英語為主的國家政策,其實多少暗示了國內多元種族的語言與文化相對次等,因而拉遠了新加坡與亞洲的距離,就這一點,李楚琳說新加坡人需要坦誠思考:「我們瞭解新加坡嗎?我們瞭解自己何去何從嗎?我們認為新加坡是近50年的奇跡,還是遠久的人文流動,文化衝擊的結晶體?」

此外,以英語為主,亦影響了作品的展示。張夏幃舉例,新加坡早期畫家如陳文希、鐘泗濱、蔡名智等人,大多以「中文思維進行創作」,但在展示過程中,作品中文題往往被英文取代,甚至有時「覺得有必要用上中文題,就乾脆從英譯題再譯出一個中譯題目來,而不是考究作品的原題。」

這些論爭的背後,反映了新加坡對如何建構自己的身份認同、區域認同,正展現多元思考,但背後的理念並沒有衝突,也就是如何確保「新加坡」這身份得以長存,而且自成一家。由此可見,博物館、藝術館的展覽,往往並非只作單向展示,還是一地思索政治文化、身份認同的Soul Searching平台。

新加坡國慶五十週年,其中一個經常被提到的問題,就是「下一個五十年的新加坡」,會有何種模樣。對新加坡感興趣的朋友,到訪之時,自然不能不參觀這個國家重要的Soul Searching空間,再撫心自問,新加坡做到的,香港能做到嗎?新加坡下一個五十年會這樣,香港的下一個五十年,…… (下刪萬字)

MenClub

Comments

思前想後

香港也在做緊吧,新加坡睇既係東南亞,香港睇既係大灣區;新加坡既英語削弱跟東南亞聯繫,所以本港就要去廣東語迎接普通話;新加坡美術館收錄東南亞展品,香港就有國家級既故宮博物館座落西九文化中心。。。這樣對比不是也差不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