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Patreon importer is back online! Tell your friends ✅

Content


我們身處遠東,容易以為香港、澳門回歸是國際大事,然而談起1999年的「回歸祖國」,國際社會其實更關心巴拿馬運河區由美國移交給巴拿馬政府。究竟運河區回歸後,情況怎樣?

巴拿馬運河區成為美國領地,可以追溯到19-20世紀之交。美國最初想與統治整個巴拿馬的哥倫比亞合作開鑿運河,對方不應允,美國就煽動巴拿馬獨立,美艦也抵達巴拿馬海域助威,哥倫比亞被迫接受現實,美國也以一千萬美元的價格,買下巴拿馬運河的修建、營運權。

根據美國與巴拿馬的交易,美國將整個寬16公里的運河區「永久租借」,當地實行美國法律,由美軍駐守,實質上成了美國一部份,好些美國政要都在運河區出生,例如共和黨元老麥凱恩。直到二戰後,拉美反美情緒逐漸高漲,巴拿馬運河主權和治權對美國的價值也不斷下降,卡特總統終於在1977年承認巴拿馬對運河區的主權,1995年確定將治權一併移交,儀式在1999年完成,代表美國出席的,正是卡特。

運河區「回歸」後,社會經濟變化相當大。在20世紀,運河區經濟活動並不發達,只是戰略位置重要,才有大量美軍活動,經濟自然以支援美軍為主軸。運河區回歸後,開始大規模招商引資,美國開辦的學校被改建成度假村,來自南韓、台灣的企業則看重當地廉價勞動力,大舉興建工業園區,表面上,一片欣欣向榮。

如今運河區的經濟生態,比美國治下改善了不少,但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不少「戀美」老人要求政府提供更好的社會保障,示威此起彼落。巴拿馬本來就是地下經濟中心,一直是南美毒品輸入北美的中轉站,毒品交易、洗黑錢非常頻繁,運河區回歸後,本國政府監管不及美治時代,治安問題更嚴峻,這些都影響了運河區的穩定。

自從巴拿馬上世紀出現了不少獨裁者,如Omar Torrijos、剛病逝的諾列加(Manuel Noriega)等,巴拿馬公民社會日漸成熟,對運河的治理也越來越敏感。巴拿馬政府為了讓各大國「利益均沾」,成立了運河管理局,以股份公司形式招商、運營運河,利潤算作政府收入。最後香港商人李嘉誠的和黃集團競得運河兩端主要港口的營運權,無論和黃是否有意,也難免被西方視為中國朝拉美進軍、拓展影響力的先驅。換句話說,運河區回歸後,捲入的國際角力,反而更複雜。

如今巴拿馬與北京建交,中資持續湧入可期,然而這區畢竟是美國後院,如何能左右逢源、避免一邊倒,特別是近年經濟下滑,很考巴拿馬政府的智慧。回想巴拿馬總統對台斷交後訪美,特朗普主動提及「美國建造巴拿馬運河造的不錯」,對此巴拿馬總統以「大概一百年前吧」回應,場面一度尷尬。如今美國、中國分別是運河的第一、二大用家,當美國「重返亞太」,中國也開始在美國後院搞平行,巴拿馬的對沖外交究竟會帶來昔日香港那樣的經濟奇蹟,還是自掘墳墓?

小詞典:巴拿馬運河擴建計劃

巴拿馬運河區回歸巴拿馬政府後7年,巴拿馬舉行公投,通過擴建運河區,在運河兩端擴大入口、開鑿新航道,以便更多船隻使用,並希望分薄蘇伊士運河流量,杜絕區內其他國家(例如「尼加拉瓜運河」構想)的競爭。運河擴建工程在2016年竣工,第一艘通過的,正是中國的「中遠海運巴拿馬號」。

信報財經新聞

Comments

Cecil Ma

1989年之後, 巴拿馬真的政局穩定, 總統五年一任 (不能連任), 個個任滿交接, 直到如今.

Villanelle Polastri

香港水深火熱,教授今年多了很多寫香港突發的文章,都好睇,有時好感動添,但最好睇都係寫國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