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必須承認,香港開埠以來,從未出現過今天的打壓。

是的,港英曾經也打壓政治異見人士,例如國共兩黨的核心份子,都不可能投考公務員或教師。但一些土共前輩經常和我說:他們還是很感激英國人,因為雖然封殺了他們的政治前途,卻刻意開一扇門,讓他們經商致富、或考入專業界別,只要是人才,總有出頭天,社會也始終相對和諧。在上述範疇,他們暢通無阻,所以過去數十年,才會出現親共法律世家、親共商會、親共專業聯會。

但今天的政權,連這樣的胸襟或智慧也沒有。總之就是打壓,全方位的打壓,赤裸裸的打壓,無止境的打壓,並以經濟手段為首要。

從前香港人遊行示威抗爭什麼的,幾乎毫無代價。現在剛好相反:一字一詞一言一行,都可以令自己失業,甚至坐牢。

香港有起碼60%人,屬於廣義黃絲;20%人,屬於廣義淺藍。他們構成了反送中絕對民意的主力。

但香港人口需要依靠的僱主,則幾乎95%屬於藍營:政府公務員,大財團,以及他們直接、間接資助的機構。換句話說,只要這些僱主配合,絕大多數黃絲,都會終日活於惶恐之中。

在新香港,他們不可能不配合。

現在正是這樣。依靠「群眾鬥群眾」,出動一堆嘍囉,全天候人肉監控所有人。然後以高壓手段,收服95%僱主,去「積極回應」「群眾」的舉報。

香港生活指數很高,樓價很高,教育開支很大,基本上,任何有家庭的中產、想有家庭的準中產,想到可能失業,都會立刻偃旗息鼓,直到有足夠儲備為止。但在這個年代,要有一生儲備,談何容易?

昨天在台灣參加了一個文學講座,台上是三位香港文化人,談及他們的香港同行,不少是老師。本來教師是最能支援second careers的行業,不少著名詩人、作者,本尊都是老師。但現在再不一樣。自從出現「文革舉報運動」,本來會發聲的老師都天天自我審查、互相審查,學校也天天收到告密信。

這樣的氣氛就算能保住份工,也不可能創作到什麼作品出來。

幾代人的才華,就這樣枯乾,沒有人再被容許有思想,剩下一堆行屍走肉,逐漸同化自己,「如常」過活。

當然,離開是一個選擇。但要走出comfort zone,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談何容易。結果,走到海外的香港人,大部份是退休、提前退休的,或自覺nothing to lose的。想著怎樣建構出路、而不是享受收成期、也不是當attention seekers的,可遇不可求。

然而,始終還是相信有危有機。

問題是,還有沒有有心人思考出路?

Comments

Cynthia Chu

如果撇除中國赤裸裸嘅直接干擾因素,移民去對家係好選擇~ 但係要正式保住香港,沒落中的國際城市,唯一出路始終在於中央政府嘅鬆緊度。。。中央政府對反送中後嘅香港,明顯走向新疆化,出路除咗移民或者流亡,變相要期望 習主席有回 胡温時期對異見嘅胸𦡞,談何容易。。。特別依家香港仲有個將 凡事推向極端嘅加速師特首。。。

Cally Wong

在新香港,需要慢慢去發掘開了的另一扇門😊

Jack Lau

哩代唔走、下一代必走

saeko

其實呢大半年係成日信心好動搖:有時覺得中共始終要靠香港,有時又覺得其實主事嗰個係癲嘅,疫情對中國好有利;有時相信香港點瓜分都仲有香港人,有時又覺得,畢竟移民嘅下一代都係會對香港淡掉;有時覺得香港人嘅反應已經比想像中勇敢,但轉頭睇到D法庭新聞又覺得痛苦。而家真係連一個月後係點都講唔準,惟有勸自己唔好project咁多,走好每一步……

Cristian

非常出色的文章,我們成長很多時都在學習點樣‘玩’或迎合呢個制度,教師,社工等專業資格更時表表者。但係,若要把香港人的身分傳承下去,我們便要有流浪下,也能謀生的準備。

Plmh

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用腳投票係最後選擇

Gary Lee

極度無奈。早幾年會諗住自己走唔走都得,儲夠錢可以供個細路出去就完成使命。但而家國情教育殺到,細路又未至於大到可以放心俾佢一個留學,結果就係焗住要舉家移民。 呢個世界極少數人會願意主動離開 comfort zone,去探求未知嘅地方和人生,尤其已接近中年人士。現在呢邊要應付家人嘅不解同質疑,那邊又日日擔心唔知幾時美帝向香港投核彈一生心血盡毁,未有精神病我覺得已經贏左。(或者有... 我唔知啫)

billy

人未走得都錢走左先,有細路既有能力plan下教育同移民,無能力鼓勵佢走出去。

g_dot_helen

年輕嘅,想走出comfort zone, 要扮藍 as undercover, 又即時會俾人鬧走狗護旗,咁你話會有幾個有心人真係生存到又可以衝到出去?

katrina

點樣喺極權下生活而保存自由意志,係我地呢一代人對下一代嘅責任

Jackie Hui

我認同現在大格局是這樣,市民(同路人)每天被醜陋的新聞虐待,情緒低落,不少朋友武肺後生計受影響,決定走的人大部分是在關心生活所需,以用盡所有mental capacity。 但我是比較樂觀,覺得充滿希望,難得生命可以reset一次,可以有無限可能,所以盡量思考有何方法創造新價值。 要多些人仕參與建設,或許需要社會精英和金主領軍,一般民眾才會懂得跟隨,始終香港人的核心價值並沒有creativity。

pedestriant

有否有心人思考出路當然有 就如教授請過做podcast 的羅庭輝對本土產業作為自強的本業,無疑是位有心人(雖然對於本土產業我還是不敢寄予厚望) 問題是,本來就欠缺共識的群眾,在現時大環境的限制下,能否真的凝聚到夠多的力量

R.

已經,預視各行業會有人才的德行質素和專業技術的斷層狀況,比過去十年更明顯的結構性改變,更多踏腳石的好人才灌入。這些人才,又有多少個會費心在這片小島上? 有一種獨特魅力,不是只靠權力和失去靈魂的人堆砌出來,錢也買不到。

Elaine Yip

我的情況是想離開, 但也不是那麼容易, 圍繞著我有太多無形手段的操縱 ...

Tang King Fai

要跳來, 先要厘清幾個概念: Occupation/Career, Job/Employability, Salary/Income. 小弟在約十年前, 因經歷一段相當長的就業不足的時期. 心路歷程複雜, 不想回憶, 但不敢忘記. 最後的平衡位在: Career, Employability, 和Income; Career是指, 你視你現在的工作, 為社會使命的一部份, 既能糊口, 又要不停在專業上發展進修, 既有了一定戰鬥力, 亦有討價還價的空間. 這個發展, 造就了另一個大項: Employability. Empoloyability是指自己的能力的可用性, 讓自己能同時在不同的崗位擔任職務, 這相對只能在一間公司做好眼前工作的情況, 讓自己在壓力之下更有"底氣". 東家唔打打西家, 不在香港亦能去外地工作. 這樣能令自己有大一點的空間守住專業操守. 而Income, 則指為了個人/家庭必要的開支, 不能只能完全依賴薪金來支撐, 適當而穩健的投資, 加上控制開支, 避免浪費性的支出, 令自己/家人在真正危機來臨時, 能有更多buffer作出應變. 而就外在環境而言, 僱主的態度, 確是對大家構成很大壓力. 要跳出這死胡同, 要從全方位來做才有機會跳出, 除了上面說的自我調整, 還有下面一些社會性的因素要一齊努力. 1.) 針對僱主方面, 黃色經濟圈的商戶會有幫助, 但畢竟規模不夠大, 眼前能維持規模已算成功. 2.) 就個人方面, 必須不停自我增值. 同業之間要互相保護, 既要堅持專業水平, 亦要團結抵禦政治壓力. 3.) 設立社區合作平台, 能讓社區居民有多些互相幫忙的機會, 解決基本生活的需要, 減少對受政權控制的商家的依賴. 4.) 最重要的, 正如教授也說過很多次, 我們的scope, 一定不能只限在香港, 只是隨意讓自己有最大的機動性, 可以在外面工作, 賺錢, 同時不一定要放棄香港的一切, 這樣就能因應每人的際遇, 創造無限的可能性. 這一著, 是破中共"內化"香港的關鍵. 小弟的想法粗糙, 不敢說有把握能解決教授上面提出的問題. 非常同意教授在另一webpod裡說過, 裝備自己, 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才能去討價還價. 人總要自己先盡力, 其他的事才應交給命運. 將相本無種, 男兒當自強, 共勉之!

James Green

本來覺得運動凝聚到香港人,就算打壓得狠,大家一齊都一定有出路。但最近正正係壓得太盡,加上疫情,覺得成個氣氛心灰意冷左好多。每有爆的新聞朋友間已經無乜再討論,自己又無乜心機關注。可能已經進入慣左的階段。好怕就咁樣沒落下去

Fevrier

其實每次大新聞後都有一個循環。今次呢個遇著個外圍大循環。就好似打風咁,香港本來有李氏力場,但是偶爾都避唔到山竹或者雙颭風。 香港人自由慣了,就算20%能夠用現實壓著60%+,大多數還是大多數。雖然今時今日嘅氣壓係大,而且係從來冇見過,但係求生存survival mode對我地嚟講一直都只係幾extingency 危急。 中國人骨子裏無與國共存亡嘅骨氣。香港人只係因為歷史因素會去尋根,甚至有「尋找他郷的故事」嘅節目。離開嘅人並無忘記,科技亦無咗呢個地域觀念。仍然喺度嘅,即使講唔出口,亦未至唔思考。(觀乎深藍一能樣即刻申請返BNO)。 前人講唔到佢地如何渡過難關,但我地繼續做好香港人的角色「搏盡、唔認命、搵方法」。時機我地創造唔到,但至少要最快去掌握。

CP Leung

最緊要黃人唔好忘記當初be water 想法,公司藍唔怕,最緊要身邊同路人不忘初衷一齊走落去

kylok lok

很沈重嘅文章,分享一下輕鬆嘅點子。我有朋友極度深黃,但係要北上公幹。每次公幹都會帶第二部手機,下載譚校長既歌(因爲全公司都係深藍色)回到香港,它繼續以行動支持各位,上街遊行,黃到不行。香港人係要有be water 心態,肉身喺邊度唔重要,最重要係人心清醒,接觸世界,大家要活在當下,極權下要有生活嘅智慧

kylok lok

You are not alone. 我同你一樣,除咗自己阿媽,基本上身邊每一個家人都唔認同我嘅想法。就算我想出走都冇人支持。人到中年嘅身邊人都努力了大半生,希望在香港渡過自己嘅收成期,「安穩」呢個價值觀對亞洲人好根深蒂固。 但維尼不是一般人,「安穩」只係掩耳盜鈴嘅想法

Good Year

其實香港經濟單邊靠大陸係死路一條 個職位本身真保留得注? 國進民退下 香港補得注水平己經偷笑 一國制下仲以為高地價係出路?

RSM

明白和認同,只係個人智慧有限,無咩好input,還望教授、各網友指點

Jon T

Thank you Simon. We keep saying to ourselves that the night is the darkest before the dawn, and it will come. But how long we can keep battling on? Not to mention the impact of COVID-19. I know the toughest of time will test our resilience as a character but there’s always a limit. I guess we can take comfort is that we are all in the same boat and the only way to survive is to look out and support each other.

kylok lok

我懷疑呢代唔走,下一代仲有無能力走。全球化下,每個發達國家會集中引入高端人才,如果香港教育培養不到有質素學生,他們在全球化競爭下便沒有「市場價值」。我個人覺得:下一代其實更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