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昨天談及威權主義(Authoritarianism),自然要繼續談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

Totalitarianism這概念源於1920年代,由納粹學者施米特(Schmitt)與一些意大利法西斯主義者提出了「Totalstaat」[1] 。 與現代評價不同,Totalitarianism 誕生時,其實被賦予正面含義,例如意大利法西斯理論家秦梯利(Gentile)便視極權主義有「絕對代表民族、並指引全民方向」[2]的可能。 但Totalitarianism現今泛指一種對社會有絕對權威,並透過壟斷性的意識形態、高強度的群眾動員,以及無所不在的國家監控和恐懼,在全方位地控制公、私人領域的政治管治模式,中文可譯為「極權主義」[3]。

在社會科學學界,弗里德里希(Friedrich)與布里茲辛斯基(Brzezinski)提出以「六分計法(’six-point syndrome’)」[4]去量度一個政權是否擁有極權的特徵,包括:

1. 有(壟斷性的)官方意識形態;

2. 一黨專政,並通常有一領袖獨攬大權;

3. 警察「恐怖分子化」;

4. 公眾通訊網絡供應被(官方)壟斷;

5. 武裝力量被(官方)壟斷;

6. 政權掌握全方位的經濟生活

早期關於極權主義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以史達林為首的蘇聯、和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德國上,兩個政體均在二戰時的歐洲,造成無數生靈塗炭。然後,嘗試分析極權政體的學者如雨後春荀出現,當中佼佼者是美籍猶太裔政治學者鄂蘭(Hannah Arendt),她透過比較這兩個極左、極右政體,抽取極權主義暴露出來的問題[5],從而思索後極權主義時代的政治出路。

相較於authoritarianism和autocracy,totalitarianism的意識形態更強大,亦更鼓勵狂熱的群眾動員,並致力於「政治化」全方位的人、事、物,從公共領域到私人領域,經濟、教育、藝術、科學、私人生活與公民道德,無一例外,並非只如前兩者般只會打壓政治反抗。今天國際社會剩下的極權主義政體,首推北韓,其他還有沒有,就自行判斷了。

References:

[1] Carl Schmitt.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1927

[2] Stanley G. Payne. Fascism: Comparison and Definition

[3] 劍橋網上字典

[4] Friedrich and Brzezinski.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1956

[5] Hannah Arendt.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1951

Comments

Gary

某国家人民想食飽啲嘅自由都被限制了……

CHAN Jacky

中國6個範疇全中

Thomas Tong

中國當然,但是,隱隱然,香港也開始在某些地方落入那些範疇

Annabella CHOI

1,2,3,4,5,6 全中· CCP😅

P

精彩!

Alan Lee

直情香港現況🙈

pedestriant

教授可否再多點分享多些極權主義定義以外的知識? 例如民眾的應對方法、極權主義國家可能出現的前景(或過往極權主義如何衰落)之類 你知大家都對北面嗰個國家想有多啲認識啦lol

Rice Tang

請問關於第五點,反而想了解有冇反例子係國家之中武裝力量唔係全由官方擁有?

Raymond Chan

香港應該係由威權走向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