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Patreon importer is back online! Tell your friends ✅

Content

特朗普槍擊案發生後,究竟美國政局會進一步激化,還是鐘擺回到大和解路線,比這屆總統大選的選情更令人關心。除了這裏其他文章談及的甘迺迪兄弟案、列根案、馬丁路德金案、佩洛西案等等,還有一宗曾經轟動一時的政治暗殺,可能更應該與特朗普案比較閱讀。

這宗政治暗殺案發生在1972年,被企圖暗殺的美國政客名叫華萊士(George Wallace),在六十至八十年代,也是家傳戶曉的名人,一度以走極端白人主義著稱。他是四屆南部州份阿拉巴馬州州長(1963-1967,1971-1979,1983-1987),屬於民主黨籍,而當時的南部民主黨與今日的民主黨非常不同,主張繼續種族隔離政策,華萊士正是大白人主義者的領軍人物,與左翼民權運動對著幹。1968年,他甚至脫黨以獨立身份參加總統大選,單一議題就是「捍衛種族隔離政策」,贏得了南方五州的46張選舉人票,已經是美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成功拿到選舉人票的第三黨候選人。

可以想像的是,美國黑人對華萊士恨之入骨。他在1972年再次競選總統,回到民主黨參加初選,並一度領先,被暗殺後雖然生存下來,但從此半生不遂,競選總統的可能性歸零,不少黑人都覺得是「報應」。

出人意表的是,當時也在競逐民主黨總統初選、國會那時候唯一的黑人女眾議員 Shirley Chisholm,卻冒千夫所指,走到醫院探望華萊士。此舉令支持她的人(包括這一極最激進的黑豹黨)非常不滿,對她的基本盤和選情也是弊多於利,但 Chisholm 認為這是作為一個人應該表達的基本態度。

當時正值反越戰運動的尾聲,不久美國就正式從越南撤軍,政局正從六十年代的高度緊張和撕裂逐步緩和,政客大都不希望政治暗殺再成為風潮。除了 Chisholm 最戲劇性的探訪,當時民主黨黨內初選的其他主要對手、與及共和黨的現任總統尼克遜,儘管全部都和華萊士立場對立,但都先後到醫院探望他,向國民宣示在暴力面前大團結。

這次暗殺不遂,改變了華萊士本人的意識形態。出院之後,他逐步從堅定支持種族隔離的立場軟化下來,再成為「再生基督徒」,去高調批判自己的前半生。後來 Chisholm 在國會推動一條最低工資法案,居然是華萊士自動請纓,協助她拿到南方白人議員的選票讓法案通過。

華萊士的故事非常童話,卻是歷史的真實。當年華萊士的立場,曾經比特朗普更激進;那華萊士槍擊案可以帶來大和解,特朗普案可以嗎?

答案似乎卻是傾向否定的。

槍擊案發生之後,民主黨人都相對克制,發表了禮貌性的祝禱,拜登也親自致電特朗普,本來幾個小時前還在猛烈抨擊對方,現在就親暱地稱呼對方「Donald」,這是二人幾年來第一次直接通話。然而這沒有改變民主黨對特朗普的基本「定性」:特朗普再次當選,就會是摧毀美國民主的法西斯主義者。只要這個定性不改變,有大約一半美國人都會將特朗普否定在「American」的定義之外。

與此同時,特朗普的兒子、核心支持者,也立刻譴責民主黨過去的反特朗普言論,是這次政治暗殺的 root cause。年前佩洛西丈夫遇襲重傷,特朗普支持者也是接連散播陰謀論揶揄。雖然特朗普競選總部似乎暫時按停了這些聲音,也高呼「團結」,但同樣不代表「MAGA」支持者會接受拜登回到「American」之列。

槍擊過後的短時期,屬於政治人物回應的黃金小時,過後支持者被動員起來,米已成炊,除非自己有非常堅定的方向要前進,否則往往只能隨波逐流。然而此情此景,能想像拜登和特朗普手牽手高呼「我們都是美國人,一起向暴力說不」嗎?恐怕在社交媒體,剛好相反,很快就會故態復萌;然後更大的撕裂,還不過剛剛開始。

▶️ 基辛格主義已 out,認識美國右翼外交新生代思想家 Colby:放下烏克蘭、團結俄羅斯、全力圍堵中國,如果特朗普回朝,這會成為官方政策嗎?(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ZnyMjPLiDo

Files

Comments

Pierre

刺殺真係有大和解或扭轉之前形勢(變好) 歷史上真係鳳毛麟角 如果刺殺真係有如此效果 其實係好危險嘅事 因為推高或鼓勵其他人有理無理都走去行兇 行刺一方得唔得想要嘅結果(阻止某啲事發生或改變) 例子 坂本龍馬死後 依然或甚至加快維新 李鴻章喺日本遇刺 都改變唔到滿清大局 反而馬關條約稍微無咁辣 不過呢個係日本「感到少少唔好意思」做下樣咁 而繼續無變嘅例子 就係法國大革命入面嘅丹東 死咗都無改當時法國形勢 羅拔斯卑爾依然都係咁癲 雅各賓派繼續殺戮 變壞搞到一鑊泡 就有一戰前奧匈帝國王儲點改變路線都係要死喺塞爾維亞激進憤青手上 所以有變好嘅刺殺cases 我哋宏觀睇 唔係一件好事 一個人嘅身故唔會令歷史嘅洪流改變方向 因為歷史個進程係集各方面(佛家語為「業」)所組成

YY

非常童話故事°♥️ 不幸的是如今咁多 positive discrimination, 可能亦不是 Shirley Chisholm 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