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意大利正式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五年前,我寫過以下文章,就有過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格格不入的預言,與及歐盟的明顯制約,不妨重溫一下。

記得年前碩士課程班上有一位意大利學生,他本身已經有博士學位,純粹是深造國際關係知識。談到「一帶一路」時,他分享了意大利很可能成為最積極參與的西歐國家,卻不擔心會步其他發展中國家後塵,被長遠的負債拖累。

言猶在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意大利,兩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意大利果然成為首個加盟「一帶一路」的 G7 成員國;擔任首席談判代表的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傑拉奇(Michele Geraci)亦果然強調,他們有辦法避免掉進中國的「債務陷阱」。

意大利是否真有這種本事,尚待日後驗證。不過基於其民主及法律制度,以至歐盟法規和壓力,相信意大利確實難如非洲、東南亞國家般,沉溺於中國資金和貸款,因為遇到問題時,隨時可以抽身離開。

意大利政府當時急需兌現大選許下的民粹、福利主義承諾,加上去年8月熱那亞塌橋,令民眾對老舊基建的質疑上升為政治議題,加盟「一帶一路」的務實考慮十分明顯。然而,即使是最力主加入「一帶一路」的傑拉奇,亦強調本國法律禁止港口為外國政府或資金控制,能抵禦中國的「掠奪式收購」,保障國家安全,更刻意宣示意大利政府在與中國協商的同時,也加強了相關法例,這類型的保障,在一般朝令夕改的發展中國家當中並不容易出現。

作為歐盟一員,意大利政府亦不可能無視歐盟法規和壓力。根據歐盟於1993年生效的《馬城條約》,成員國的財政赤字不得高於國內GDP的3%、國家債務不得高於 GDP 的60%,否則可能面臨歐盟的懲罰制裁。然而意大利一直是違規國家,當前債務佔 GDP 的131%,在歐盟中「高踞」第二位,僅次於比率達179%的希臘。意大利政府去年草擬財政預算時,將赤字目標由舊政府定下的 GDP 的0.8%大幅放寬至2.4%,最終迫使歐盟首次動用要求成員國重新制定預算的權力干預,我們也曾預言那不過是問題的開端。

換句話說,假如「一帶一路」影響意大利國內財政穩健、毫無節制地接受中國借貸,就變成歐盟全體的問題。

經濟層面以外,歐盟有政治誘因看緊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之後的情況嗎?自然是有的。就在習近平抵達羅馬當天,歐盟成員國召開峰會,討論歐盟委員會此前發表的對華政策檢討報告。歐盟在報告中一改對中國的定位,由2003年的「無條件戰略夥伴」、2013年的「對等戰略夥伴」,改為最新的「追求科技領導地位的經濟競爭者,推行另一種管治體制的對手」,並提出要以新的歐亞連結政策抗衡「一帶一路」。北京以意大利為戰略突破口,已經辦到;但要影響歐洲內部經濟,就非目前力所能及。

問題是,即使是意大利現屆民粹主義政府內部,也非一面倒支持「一帶一路」。在對華協商過程中,隸屬「五星運動」的副總理迪馬約(Luigi Di Maio)及傑拉奇被視為主要推手,前者力主與中國建立良好關係,成立「中國任務小組」以加強對華溝通,近月多次親自訪華;後者曾在中國居住、任教長達十年,能說普通話,因此不斷自詡最了解中國、最能洞察「一帶一路」箇中風險。

相反,隸屬「北方聯盟」的副總理兼內政部長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幾乎缺席了習近平訪意期間的所有官方活動,包括「一帶一路」備忘錄簽署儀式;他此前曾公開表明,絕不容許意大利成為別國殖民地,在審批中資投資港口時,他會「考慮不止一次,而是一百次」,另外又曾經諷刺「中國市場是自由市場」這種說法。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歐洲貿易專家 Jacob Kirkegaard 認為,薩爾維尼才是意大利當前最強勢的政治人物,他甚至預測,意大利可能在短期內出現政黨輪替,「五星運動」或會退出執政聯盟,讓「北方聯盟」成為主導政黨,後者一直對加強中國聯繫、加入「一帶一路」興趣不大。總之,意大利政局雖然談不上健康,但相互制衡的力量畢竟眾多,和其他「一帶一路」案例相比,風險也相對為低。

這一切,最終很快變成意大利光速割蓆、正式退出「一帶一路」,就由現任意大利總理、來自右派(有人視為極右)政黨兄弟黨的梅洛尼(Giorgia Meloni)落實了。

*改編自沈旭暉《信報財經新聞》文章

▶️ 黃偉康:意大利極右政府上台,新一輪歐元危機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1FxczeJnCg

Files

Comments

Elaine Yip

路遙知馬力, 人久見人心 ... 中國的一帶一路的狼子野心在這幾年已無所遁形

Ken Wong

最積極參與都係啲有嚴重貪腐問題嘅國家,原因好簡單,就係啲政治領袖有油水;意大利雖然成日都畀人話係G7入面最貪腐嘅國家,但似乎都係地方政府畀黑幫控制,去到國家層面就未係太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