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年份:1990年
來源:匯點

昨天分享了魏京生的簽名,在我的書櫃,附近有這一本《困境與出路:中國民主化探索》,屬於當時香港的溫和民主派政團「匯點」。入面的編者、作者不少都是著名知識份子,例如呂大樂、杜耀明、丁偉、曾澍基、吳俊雄等,我不知道他們是否全部曾經都算是匯點正式成員,但肯定「友好」是少不了的。後來匯點和港同盟合併為民主黨,其他都是後話。

(匯點前輩們的人脈和歷史很有趣,有機會會再詳談。)

但這次先繼續昨天的討論:關於中國民主化的想像,我始終覺得討論還是屬於 tutorial 為宜,假如到了不斷公開探討、但又沒有進展,只會讓 momentum 燃燒掉,變成 counter-productive。這也不算是cynical。

歷史上,只要時機出現,從來沒有不能應用的理論,也從來沒有不能落實理論的人,哪怕那些人的本來身份,可以是多麼的意想不到。

我經常舉中亞五國獨立的例子。1991年,到了蘇聯的最後歲月,中亞五國都依然沒有任何大型獨立運動,情願蘇聯可以繼續下去,特別是當時的領導班子精英,千方百計只是期望維持現狀。如果說立陶宛等波羅的海三國是千辛萬苦爭取到獨立,哈薩克、烏茲別克這幾個國家的獨立,就近乎是從天而降的,reluctant 的。但到了形勢就是這樣,當時的中亞五國蘇維埃政權一把手還是會迅速接受現實,然後改頭換面,擁抱民族主義,把握機遇,大聲疾呼,成為了「開國國父」。

我又經常問一個邏輯問題:毫無政治「煽動」成份,純粹邏輯。如果習近平有一天非自願下台,那份媒體會最狠地報導?參考劉少奇、林彪、江青、趙紫陽、薄熙來諸如此類的案例,自然是《人民日報》、《大公報》。而根據同一邏輯,如果有一天這個政權不存在,就算香港台上的是梁振英、李家超,說不定也真的變成名實相符的「港獨之父」。

一百年前有很多理論家出現,也有很多 practitioners 喜歡通過討論理論,來吸引群眾支持。問題是這樣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一來當時就算是最高壓的國家,監控也沒有今天嚴密;二來經過這麼多年,今天已經很難有太突破性的理論出現,可以討論的創見相當有限;三來當需要應用的時候,有了眾多可以即食的選擇,公眾集體務虛、搭雞棚的動力,已經無限下降。

無論我們多麼不接受,世界每一刻都在變。勿忘初心,就必須在每一刻做最有價值的事。這一刻最有價值的是:做自己,做實事。

▶️ 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創會主席楊錦霞教授:海外香港人,如何避免重蹈大陸民運人士內鬥覆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q0reBxmvNA

Files

Comments

Lau tat chung

匯點?有少少印象,好似係劉慧卿同李華月...啊唔係,李華明先啱😅

Ken Wong

俄羅斯葉利欽宣佈由蘇聯獨立哈薩克都未獨立,有幾日哈薩克就係蘇聯😂